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28 / 2024-08
遊覽車設備新規引反彈 交部:補助49%

未來外籍司機是否能開? 勞部規劃為主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八月廿七日臺北報導】
交通部7月20日預告修正《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要求遊覽車客運業車輛除GPS設備以外,應加裝駕駛識別設備,預計明年6月1日起施行,引發遊覽車司機不滿前往交通部抗議。對此公路局說明,修法是為讓業者及監理機關了解駕駛人勤務及駕駛時間,避免疲勞駕駛等情況,也能基於駕駛資訊強化訓練、提升行車安全。公路局也補充,2017年規範遊覽車需裝設GPS設備時,有配套提供業者補助,本次裝設駕駛識別設備也將比照辦理,公路局已規劃提供業者設備金額49%之補助,非由業者全額負擔,相關資訊傳輸等管理費用也只會略為增加。不過近來除了旅宿業缺工,遊覽車業也有人力短缺情形,學者也曾分析,缺工會進一步影響接待品質與服務價格,並影響國際旅客來臺意願,也可能進一步影響產業發展、加重業者壓力。近期交通部曾表示已替客運公會向勞動部提案開放外籍人士可擔任司機,估計缺額有1-2千名,針對相關資格及是否包含遊覽車產業,公路局運輸組表示,因涉及勞工權益,相關規劃以勞動部為主。根據了解,交通部已提出的人力需求包括:貨車駕駛及助理人力與公路及市區汽車客運駕駛及安全管理人力等,經跨部會討論後,再由勞動部彙整向國發會平台提出。

內政部都委會通過南科四通  增循環利用區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八月廿七日臺北報導】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27日通過「變更臺南科學園區特定區計畫(第四次通盤檢討)案」,本次檢討除檢討一、二期園區土地使用情形,並將三期範圍納入統整,也因應淨零排放完善產業需求,以加強廢棄物減量、資源再利用為目標檢討與整合。國土管理署表示,本案將新增3處總計13.43公頃的資源循環事業專用區,可有效將園區內廢棄物及廢污水循環再利用,預估每年可處理既有30萬公噸資源物,並從中產製高值化產品約5~8萬噸;而廢污水處理總量每日約6萬公噸,可從中產製3萬公噸再生水供廠商使用,降低產業自來水需求、落實園區永續發展。


環境部補助建化學物評估系統 助廠商接軌國際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八月廿七日臺北報導】
環境部27日舉辦「113年度環境科技論壇暨成果發表會」,展示去年度重要研發成果。包括化學物質管理署委託臺大生醫電資所教授曾宇鳳及其團隊開發高風險化學物質安全替代物SAS系統,除整合既有文獻資料,也根據GHS、GreenScreen及國內相關標準,提供安全性評估和計算方式。除未來政府可參考訂定規範或推動認證制度,企業也可藉由該平臺尋找符合安全層級的替代性化學物質,曾宇鳳也指出除參考上述標準,也依歐盟準則進行推算,有助於與國際接軌。SAS平臺提供危害風險評估、視覺化呈現,查詢時也可切換不同危害組別、了解詳細資料,此外也提供安全替代預測,並將持續更新優化,平臺網址請見:https://sas.cmdm.tw/。環境部次長施文真受訪時就碳費制度等議題做說明,環境部預期2028會是判斷政策走向的重要時間點,屆時是否就會走向總量管制、碳稅等方式,還是要看碳費制度、自主減量等計畫執行狀況。此外,9月碳費費率審議會審議費率出爐後,預告期可能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