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31 / 2024-08
環境部發布碳費三子法 先開徵碳排大戶

可自主減量、經部輔導 中小企業尚無期程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八月廿九日臺北報導】
環境部29日召開碳費三子法公告記者會,宣布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此次公告的「碳費收費辦法」、「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以及「碳費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分別明訂年排放2.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之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等碳排大戶為徵收對象,中小企業、服務業等納入碳費管制尚無明確期程,仍待第一階段執行狀況再行考量。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說明,以2022年碳排放結構來看,此次碳費徵收會影響500間工廠、281家公司(其中141家是上市櫃),排放量為1.55億噸,占全國總排放量54%。除了碳排量高、貿易量高的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可以申請排放量調整,業者也可以提出自主減量計畫,每年4月底查核,按計畫內容執行達到指定的減量目標(製程、鍋爐、用電間接排放),就可以適用優惠費率。碳費費率預計年底前預告,明年起生效,至明年6月底前可以申請自主減量計畫,明年5月將會讓企業試申報不繳費,到2026年才開始徵收2025年的排放量碳費。環境部與經濟部9-10月會舉辦10場以上法規說明會,11月開始受理自主減量計畫審核,經濟部也會提供企業相關輔導措施。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說明,因應歐盟實施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我國碳定價制度未來可以作為商品出口到歐盟需要相關憑證的抵扣,但抵扣比率需待歐盟子法出爐。針對下一階段會再擴大徵收碳費對象的範圍和期程,她說明目前還無明確時程,必須先看這2-3年碳費制度實施狀況,如果未來啟動新一波的碳盤查對象,才會是可能納入碳費徵收的訊號。


主計處公布5月職缺調查 製造略增、餐飲略減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八月廿九日臺北報導】
主計總處29日發布最新「事業人力僱用狀況調查」統計結果, 5月底工業及服務業職缺數24.2萬個,較上期(2月底)減少2.1千個。5月底餐飲職缺數1.4萬個,因上期(2月底)適值農曆春節旺季,相對減少 2,200個職缺。工業部分,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雖帶動相關供應鏈人力需求,製造業職缺數8.5萬個,較上期增加1千個,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職缺數1.9萬個,增加1,100個。就職缺率來看,餐飲職缺率3.06%,較上期減少0.48%,住宿職缺率5.56%,較上期增加0.37%。


碳費僅增營建微幅成本 彭啟明:查處炒作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八月廿九日臺北報導】
近期有媒體報導,不動產相關業者宣稱碳費徵收可能會推升房價5%至10%,內政部強調,碳費尚未徵收,環境部仍在進行溝通及評估作業,且碳費徵收對象並不包含營造業及不動產業,坊間有關綠色通膨的說法,並無科學計算基礎,內政部呼籲業者,不要以碳費徵收為由哄抬房價。內政部指出,環境部預計徵收碳費對象為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之電力業及製造業,與建築成本較為相關的製造業為鋼鐵業及水泥業,徵收碳費將造成房價大漲的說法,顯非事實。建築研究所也會同環境部於6月於北、中、南舉辦三場「低碳建築政策交流座談會」,邀集不動產開發公會、建築師公會、土木技師公會、營造公會等公協會團體溝通,並預定9月2日於中興大學舉辦「自然碳匯及低碳建築研討會」,持續與各界進行對話與溝通。內政部強調,碳費尚未徵收,費率也還在審議階段,呼籲原物料廠商勿惡意炒作價格。環境部長彭啟明29日於碳費子法公布記者會也強調,依據環境部科學計算,碳費徵收後受原物料影響的成本增加不到1%,相關物價成長並不明顯,民眾如有發現明顯惡意炒作可連繫環境部減碳專線,環境部將由專案小組督導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