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03 / 2024-09
外籍中階2.7萬、專才5萬 增幅趨穩定

僑外招生率不足 需加深產業與學界媒合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九月二日臺北報導】
面對人口結構變化、產業缺工日趨嚴峻,行政院目標2030年增加12萬外國專業人才(5萬名為畢業僑外生)、擴增8萬名外國技術人力,不過按照近期對外籍人士來臺就讀、就業情況,則似乎仍有努力空間。以長期留用具熟練技術的外籍中階技術人才來說,截至今年7月底總計有2萬6,968人,相較於前月增幅4.3%,較去年同月增幅約2倍左右。

產業中階技術移工比率低
不過目前仍以家庭看護工提出申請者較多,有1萬4,759人(占全部家庭看護工6.64%),製造業移工1萬1,054次之(相較全體製造業移工僅2.2%),也因此從國籍上來看,印尼籍最多超過半數,其次則分別是菲律賓、越南、泰國,除移工外有26名畢業僑外生透過此專案留臺工作。而在臺外國專業人才部分,至7月底總計5萬人左右,較前月增加478人,與去年同月相較增加2365人,增幅約4.96%,從近四年同月的年增幅數據來看,呈現下滑趨勢。畢業僑外生透過評點制留臺從事專技工作的人數,7月底累計有效人數為1萬6,154人,較去年同月數據增加約15.8%,不過較前兩年同月的年增幅也略為下滑。

今年僑外評點制新申請2.2千人
觀察僑外生畢業後初次透過評點制申請工作許可的人數,由於近期資格與額度逐步放寬(包含今年已取消上限),從2020年開始增幅逐步上升,去年與前年初次以評點制留臺的僑外生人數甚至都達到5千多人以上,今年至7月底初次申請者有2,256人,能否延續前兩年增長動能待觀察。除了相關措施增幅略趨穩定,在吸引學生來臺就讀方面也仍有改善空間,近年僑外學位生雖相對增加到6.7萬人左右,但多項新設專班,都有招生率或學生語言能力未達標等情況,要達成政策目標仍須釋出利多、增進學界與產業合作。


自主都更案逾半未動工 審計部提醒可聘移工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九月二日臺北報導】
臺灣超過30年老屋高達483萬餘戶,占全國房屋總量約52.59%,除老舊都市地區交通不便、存在消防安全疑慮,地震頻繁也增加居住風險,亟待推動落實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但審計部指民間自主都更案逾半數未動工,勞動部近年已放寬移工申請範圍,函請內政部應協助地方政府及實施者。根據國土署最新營建統計年報,至2022年底,核定公告的民間自主都更案有1,053件,其中529件已完工,257件正在施工中,而未動工件數高達267件,占未完工比率50.95%。此外,經過各縣市政府核定後2年仍然未開工施作的案件,也有44件。

危老都更已納入民間重大工程範圍
審計部指出,民間都更案逾半未動工,與近年營造業缺工有關,2020年國土管理署考量國內有許多中、小型都更危老重建工程難以達到百億規模,向勞動部提案放寬相關建案申請移工資格,勞動部也在前年和去年分別函釋,將都更危老工程納入「經核准獎勵民間投資興建之工程」範圍,因此審計部函請國土署應加強核定案件列管,主動會同地方政府輔導業者善用勞動部已放寬的函釋內容,加強都更工作。對此國土署回應,已將更新法規提供給地方政府與實施者參考應用,也為督促實施者按進度辦理,因此賦予各縣市政府得適時或定期檢查辦理都更情況,並就查核缺失要求限期改善或勒令停止營運,必要時得派員監(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