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12 / 2024-09
擴大招攬僑外生 跨部共推短中長期方案

「2+4」助就業 目標每年培訓2.5萬名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九月十一日臺北報導】
依據經濟部113年8月調查,2萬4千家企業中有超過千家表示對外國人才需求殷切,但目前外籍學生留臺率不到一半。經濟部表示,已與教育部、國發會等部會合作,先就產業別精準媒合,並規劃「2+4方案」,針對東南亞國際生規劃客製化課程,目標每年培育2.5萬名國際人才,支持臺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

提升國際生留臺率 解人力缺口
根據國發會的推估,預估2030年,我國勞動力市場將面臨約48萬的人力缺口,到2028年缺口約35萬人。另外經濟部日前調查,逾千家企業提出約5千名人才需求;然而每年來臺唸書的國際生約1.9萬人,留臺率約47%,也就是有近萬名國際生未在臺工作。經濟部長郭智輝與教育部長鄭英耀、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9月9日共同邀集工商團體共21家產業公協會及NVIDIA、AMD、Microsoft、Infineon、臺達電、新應材等11家國內外業者,針對因應少子化與產業人才缺乏的挑戰,共商人才培育等關鍵議題。產業發展署進一步說明,為應對產業發展中的人才短缺問題,已跨部會提出短期及中長期策略、目標及作法。第一階段將由經濟部與教育部合作,規劃產業別精準媒合,協助企業留用在臺國際人才,並協助國際生認識職場,進一步訓練符合企業需求的專業能力,擴大國際生留臺。

2年培訓提供補助 助留臺就業
中長期推動「2+4方案」,針對東南亞國家,尤其是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地的優秀國際生規劃客製化課程,培養國際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生畢業後可進入產業貢獻所學。就學期間的學雜費由政府提供,生活津貼則由企業提供,透過補助經過2年的培訓,學成後再留臺就業2年或4年,幫助企業找到合適人才。經濟部表示,與會工商界代表對於跨部會合作,共同擴大招收境外生來臺先就學、就業,均表示支持肯定,教育部也將配合產業需要,調整教育相關課程,藉此為產業補足所需人才,厚植臺灣產業競爭力。

 
重建處移工健康關懷活動 9/15北車進行
今年度壓軸場 新增宣導印尼匯款方案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九月十一日臺北報導】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今年度最後一場外籍移工健康關懷活動將於9月15日(週日)1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在臺鐵臺北車站大廳(多功能展演區)提供服務。此次中華郵政臺北郵局首次參與,現場將推廣近期開辦的「印尼小額安心匯款」服務,提供合法、便捷的金融服務,呼籲移工把握今年最後參與機會。勞動局長高寶華表示,移工來臺常因時間或語言溝通因素而延遲就醫,活動除提供簡易檢查及諮詢,包含一般身體健康檢查、牙科、耳鼻喉科、內科、婦科、身心醫學科、中醫等科別,並特別增加腹部及婦科超音波檢查,透過雙語人員協助,提供移工健康與衛生保健服務。參與移工不分居留縣市,只需要攜帶可供識別為合法在臺身分的證件,直接前往現場即可免費諮詢接受檢查。另為體恤移工常因工作及時間因素不便前往銀行臨櫃匯款,當天現場將有中華郵政說明「印尼小額安心匯款」,移工可親至受理國際匯兌業務的郵局約定匯款資料,之後即可透過網路郵局或行動郵局APP以美元幣別匯款,從結匯到匯款皆可在線上完成,提供合法、安全且便利的匯款服務。至於前20名完成參與健康關懷活動的移工,將獲得限量的15分鐘視障按摩服務免費兌換券或超商禮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