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15 / 2024-10
加強移工關懷 入境後3個月內將訪視

花縣府:原則不會事先約定 助勞僱和諧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月十四日臺北報導】
為加強對外籍移工的關懷與保障,所有聘僱外籍移工的雇主或事業單位,當地主管機關在接獲外國人入國通報或接續通報後的3個月內,將會由地方主管機關安排訪視。花蓮縣政府社會處說明,除非有特殊需求,訪視時間原則上不會事先約定,過程中雇主若有任何管理上的問題,均可向訪視人員反映、詢問,進而促進勞雇關係正向發展。

有特殊需求 社會處得另行安排
縣府表示,在花蓮縣是由社會處勞資科外籍移工業務訪查員,安排時間前往移工許可工作地執行訪視業務,目的除瞭解移工的勞動條件及薪資給付狀況外,也將協助雇主,讓移工朋友們熟悉工作環境。社會處進一步說明,基於保障移工權益,執行入國訪視時,原則上並不會事先排定到訪的時間,以確保移工實際的工作情形符合法令規定。但對於個別不同需要,例如雇主不在家、被照顧人至醫院治療期間,或是雇主居住其他縣市等情形,可針對不同個案需要另做安排。根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止,花蓮縣聘僱移工人數共有6,091人,其中印尼籍3,361人、菲律賓籍1,351人、泰國籍397人、越南籍982人,家庭看護工佔全縣移工人數66.67%、產業類33.33%。縣府呼籲所有雇主重視移工的權益和福祉,並配合接受訪視。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這是一項關懷措施,目的在於改善移工的生活質量,而不是對雇主的監督。雇主如有溝通管理上的問題,也可在訪視時一併向訪視人員詢問及請求協助,共同努力打造和諧共融的工作環境。

期滿轉換移工 也應通報檢查
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第34條規定,聘僱藍領外國人,應於其入國後三日內,檢附入國通報單、外國人生活照顧服務計畫書等文件,通知縣市政府實施檢查;符合規定者,由地方主管機關核發入國通報證明文件。若移工為期滿續聘,無須辦理通報;但期滿轉換雇主仍應依轉換雇主準則規定,檢附文件通知縣市政府實施檢查。縣府社會處提醒,雇主聘僱移工應遵守法令規定,且不得聘僱來路不明的外國人從事工作,或指派移工從事許可外工作,否則可能違反就業服務法規定。違反第57條第1項第1款「聘僱未經許可、許可失效或他人所申請聘僱之外國人」,依第63條處15萬元以上75萬元以下罰鍰;5年內再違反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20萬元以下罰金。違反第3款「指派外國人從事許可以外工作」,則依第68條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臺越產業合作論壇登場 聚焦傳產淨零轉型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月十四日臺北報導】
全國工業總會與越南工商會(VCCI)共同舉辦的「臺越產業合作論壇」,10月14日在臺北盛大舉行,該論壇下設紡織、機械、智慧城市三項分論壇。工總表示,因應近年淨零轉型發展,各領域討論重點皆朝自動化、智慧化、低碳化方向邁進,除輸出綠色製程與智慧方案外,也藉由多項合作備忘錄的簽署,達到臺越企業策略合作的目標。

鼓勵越南僑生來臺進修 促產業升級轉型
工總副理事長詹正田表示,臺灣近年透過多元管道,開放越南學子來臺進修,這些已受訓的人才,都是越南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基石。此外,工總上個月發布的白皮書,也呼應臺商在東南亞面臨的勞動問題,提出強化人力資源合作建議,為臺商爭取更友善的商業環境。盼雙方繼續透過論壇,探討前瞻合作機會,提高傳統製造的生產效率,並解決企業勞動力短缺問題。阮光榮提到,臺灣是越南的第五大貿易夥伴,也是第四大外國投資者。去年臺灣對越南投資額高達22億美元,為2022年的4倍,包括富士康、和碩、仁寶等大型企業都已落地。同時越南正朝區域生產中心發展,擁有年輕熟練的勞動力、穩定的投資環境,使得雙邊在電子、紡織、自動化領域的合作機會大幅增加。明年的論壇則會輪到越南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