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24 / 2024-10
立委關注新住民低收、長照扶助

邱泰源:予協助並研議入法可行性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月廿三日臺北報導】
立委羅美玲本週於立院總質詢時時表示,她過去接到很多新住民朋友陳情,申請低(中低) 收入戶資格,被要求提供雙親戶籍及財稅資料,但其雙親多居於海外,跨海取得資料不易且繁瑣。此外,遭遇這些困難的經常是離婚、喪偶的新住民朋友,沒有臺籍配偶協助申請,因經濟窘迫而必須獨自處理;甚至有許多單親新住民家長,因居留時間不足以入我國籍,申請資格都不符,只能尋求新住民發展基金協助。

申請中低收資格 資料取得不易
她也指出,2011年開始內政部和衛福部即函釋,地方政府面對特殊情況可訪視評估,依實際狀況可不將新住民原國籍父母列入家庭總收入計算,但實務上卻有不同調或承辦人員自行解讀而造成困擾。羅美玲也指出,新住民在臺人數逾60萬人,半數入我國籍、半數則持短期或長期居留,部分是因放棄母國國籍不易而難以取得我國國籍。但其中很多人在臺灣工作、繳稅、履行國民義務,但因沒有取得身分年老後無法享有長照服務。

入籍有困難 應考慮長照扶助
她建議衛福部可參考人才專法第21條之1讓年長永居在臺的外國人才,享有身心障礙及長照服務,期盼衛福部比照相關修法,將未入籍新住民納入討論範疇。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針對社會救助法部分,針對新住民有上述情況申請困難,會再想辦法克服;對在臺居住者也會給予協助和健保應有的醫療關懷,而是否列入長照茲事體大,會盡速研議評估可行性。


一般營造移工9月增6百人   達到6,911人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月廿三日臺北報導】
勞動部公布最新移工統計數據,至9月底全臺移工總數已破80萬大關,其中營造移工部分達到3萬3,828人,較上個月增加898人,較去年同月增加1萬2,195人。其中依政府重大公共工程專案申請的移工人數仍最多,為2萬2,643人,依民間重大投資工程申請的移工為4,274人。而9月增加最多的則是依公司申請的一般營造業移工,增加608人達到6,911人,不過占已核配的全部1.5萬名額度仍未破5成。


碳費費率公告每噸300元 114年1月1日生效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月廿三日臺北報導】
環境部依據碳費費率審議會決議之建議,核定碳費費率並完成預告等法制作業,於21日正式公告「碳費徵收費率」,並訂於114年1月1日生效。正式公告如先前環境部預告,一般費率為每公噸二氧化碳當量300元,申請並核定自主減量計畫的單位,若以「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公告較嚴格的附表一「行業別指定削減率規定」為目標,則適用優惠費率A,為每公噸50元。若採「徵收對象溫室氣體減量指定目標」公告附表二的「術標竿指定削減率規定」,來訂定自主減量目標,則適用優惠費率B,為新臺幣100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環境部於已於8月底訂定碳費三子法,正式宣告我國邁入碳定價時代。依據三子法其中之一的「碳費收費辦法」規定,碳費徵收對象(2.5萬噸以上年排放量)在2026年5月,必須依據其適用的碳費徵收費率和2025年全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並繳交碳費。環境部強調,碳費徵收是以減量為出發點,徵收對象如果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達到減量指定目標者,可申請核定優惠費率,也會提供相關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