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04 / 2024-11
移工失聯衍生問題多 移民署:加速遣返

已與金管會完成資料介接 助查人頭帳戶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一月一日臺北報導】
在臺移工失聯已近8.9萬人,近日媒體報導,失聯人數增加導致法院案件爆量、影響罰鍰執行、人頭帳戶遭詐團利用;內政部移民署表示將持續加強遣送,並已完成資料介接,協助金融機構加強審核。

續予收容需法官裁定 案量暴增
報導指出,依目前行政收容制度,失聯移工得暫予收容15天,期限內未能遣返,必須由法官裁定才能續予收容,近年失聯人數上升,也使得相關案件暴增。此外,今年3月修法將逾期居留的行政罰鍰提高為1-5萬元後,反而有更多失聯移工不願意繳納,催收程序也使得收容和遣返作業拉長,甚至有專勤隊協助籌款等狀況。近年移工帳戶、提款卡遭詐騙集團收購利用的狀況也增多。對此移民署表示,今年截至10月底為止,收容人數約為最大收容量8成,現階段平均收容天數為28日,遣送工作進行順遂。除調度人力加速遣送,也協調駐臺機構加速核發旅行文件,並請航空公司釋出機位。

罰鍰提高移工不願繳 行政執行漫長
移民署也指出,失聯移工收容期間,返國及收容衍生費用以自行支付為原則,由該署協助受收容人聯繫親友及駐臺機構籌措相關返國經費,倘於收容期間無力支付行政罰鍰,移民署即依行政執行法規定,逐案移送行政執行並管制入國。針對失聯移工帳戶淪為詐騙人頭戶,移民署說明,已於今年9月5日與金管會完成資料介接作業,提供金融機構加強審核,也將積極配合檢警機關調查外籍人士涉犯詐欺犯罪,共同維護社會秩序。

移民署:返國及衍生費用自付為原則
移民署強調,移民法增訂處罰樣態及提高罰則,是為兼顧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抑制黑工市場發展,將持續與勞動部研商對策,並依查處實務提供政策建議,跨部會強化源頭管理。根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38條,外國人受強制驅逐出國處分,若有事實足認有行方不明、逃逸或不願自行出國之虞,移民署得暫予收容。若有必要,可向法院聲請裁定續予收容;續予收容後若仍缺旅行證件或不可抗力因素,可再向聲請裁定延長。

去年全國總收容人數近1.6萬
為確保強制驅逐出國順利執行和強化人流安全管理,去年移民法大幅修正,今年3月起施行新增訂的「再延長收容」,以因應不可抗力等因素;逾期停/居留罰鍰,從2千至1萬元加重為1至5萬元,禁入國期間最長從3年提高到7年。根據司法院資料,去年全國總收容人數達1萬5,713人,近10年增加約一倍,今年至8月左右,單以臺北高等行政法院的收容案件就高達5,135件。


主計總處上修Q3 GDP AI強勁、傳產動能疲弱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一月一日臺北報導】
主計總處公布第3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經季節調整實質GDP較去年同季成長率概估為3.97%,較8月預測增加0.76個百分點。第3季經季節調整後實質GDP,與上季比較成長率為1.08%,折算年率之經濟成長率為4.38%。主計總處指出,上修第3季經濟成長率主因為商品出口優於預期,AI應用與資通產品需求強勁,第3季按美元計價商品出口年增8.04%。相較於人工智慧和消費性電子商機強勁,台灣經濟研究院則指出,傳產因國際間生產過剩、市場需求不如預計,9月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化學品,塑膠及橡膠製品出口年增率明顯下滑,除機械設備業績正成長,其餘傳產生產動能疲弱。就內需的民間消費部分,主計總處指出,第3季零售、餐飲業營業額分別年增2.47%和0.87%,境外旅遊也持續挹注國人的國外消費,但增幅趨緩。資本形成部分,隨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企業投資動能回升,第3季新臺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年增29.56%,國內投資生產量亦增19.8%,機械設備投資、營建工程與智慧財產投資均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