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24 / 2024-06
移工帳戶遭詐團利用 立委籲源頭管制
防堵機制已上路 打詐專法6月通過初審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六月廿一日臺北報導】
立委邱志偉6月21日召開記者會,披露近期有詐騙集團盜用受害者社群媒體帳號,欺騙其友人借款匯至人頭帳戶,而該帳戶為移工持有。近年遭詐團冒用遭列警示戶數量驟增,邱志偉認為應從源頭加強管制、降低警示戶遭提款成功的機率。
受害者款項返還太嚴 成二次傷害
邱志偉指出,金管會頒定的《存款帳戶及其疑似不法或顯屬異常交易管理辦法》針對歸還警示帳戶款項的流程只有規範性說明,缺乏明確的具體時間流程,這也導致有發生郵局返還受害者款項時間最長達3個月、堅持取得人頭戶同意等情況,造成受害者權益受影響。對於上述情況,邱志偉提出兩點建議:其一、金管會應修訂相關辦法提出返還款項的具體時程。其二、郵局應重新修訂內部還款作業流程,不要造成民眾二次傷害。金管會銀行局專委張曉萍表示,近期推出的打詐專法草案已經修正為司法警察機關提出佐證,就能盡速返還,也會提出包含配套措施的相關子法。中華郵政協理陳棟梁則說,郵局還是要遵循既有制度避免法律糾紛,但會進行檢討,也會配合未來新修訂專法辦理。
新專法已簡化機制 通過後配合修訂
根據刑事局統計,近年移工人頭帳戶逐年攀升,據立委爆料移工帳戶離境前能喊價到40萬。日前銀行公會、聯徵中心和移民署已協調資訊對接機制,希望能防堵移工帳戶遭非法濫用的情況,行政院新版的打詐專法也納入針對假冒他人使用電信服務的情況提出管制規範,專法已在6月初於立院通過初審,尚待後續立法程序完成。
光電建設夯 勞安所提醒預防設置、維修職災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六月廿一日臺北報導】
太陽能發電為政府實現淨零轉型的重要政策,光電設施設置數量也大幅提升,但也同時衍生新形態的作業危害問題。為了降低在設置、清理、維修光電設施時的職災狀況,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已提供相關指引和研究報告,提醒業者在施作時適當規劃、預防、查驗。勞安所在研究時發現,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的職災,主要在安裝、清潔、維護、檢視作業時發生墜落,原因多為未設置防墜落設施、安全護網、安全母索、安全上下設配、勞工未配戴防護具。現場訪視也發現,部分場域缺乏安全的維運/清洗通道,影響作業空間才導致墜落危害頻生;水域型設施則因結構問題容易損壞腐蝕,會導致勞工感電災害。
預留清洗維運通道 慎防墜落職災風險
勞安所指出,依據職安法規定,雇主應在合理範圍內採取必要防護、避免職災,因此建議在工程計畫階段就應該把安全作業納入考量,如後續建置、維運/清洗、拆除等階段的設備或措施,並於竣工時查驗,從源頭避免風險。勞安所針對屋頂型、地面型及水域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編有設施作業安全指引,可做為預防及提升施工安全的規劃及改善依據,亦可提供主管機關作為檢查參考。《太陽光電設施作業安全指引》可於勞安所網站(www.ilosh.gov.tw)下載,或去電洽詢(02-2660-7600#7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