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08 / 2024-11
改善低薪 立委建議擴大減稅適用對象

加薪列補助、進駐園區條件 經部將討論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一月六日臺北報導】
為改善青年低薪問題,有立委建議,加薪增僱減稅對象應將24歲以上30歲以下青年納入,提高企業增僱意願,並將是否加薪列入政府補助、進駐產業園區的條件之一。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將協助雇主調整薪資,只要有加薪就會給予獎勵,會來研擬相關方案,但若要在公司章程中明定最低加薪幅度,則會涉及各行業不同經營狀況,實務上有困難,但會和金管會討論,在可行的範圍內去做。立法院經濟委員會11月6日邀集經濟部、國發會等多個部會首長,針對「青年低薪成因檢討及對策」進行報告。立委呂玉玲表示,國內薪資水準停滯超過20年,每4名大學生中就有1名是領最低工資,這也讓年輕人看不到未來。

增僱減稅 籲納入24-30歲員工
呂玉玲強調,企業薪資透明化不能只靠調整最低工資,《中小企業發展條例》今年修正,目的在於鼓勵企業對員工加薪,以及增僱24歲以下青年基層員工。她呼籲應將適用對象擴大至24歲以上30以下年輕族群,才能有效提升企業增僱、加薪意願。立委鄭正鈐也提到,主計總處統計,製造業受僱勞工人數約300多萬人當中,屬於高薪者多集中在ICT產業,但也有很多平均薪資在中位數以下,近5年受僱人員報酬佔GDP比重也持續下降。鄭正鈐建議,將「企業加薪」列為申請補助的加分項目,以及研發創新抵稅、工業區進駐的必要條件。

明定加薪幅度 立委提修公司法
立委楊瓊瓔則說,薪資會影響企業人才的穩定性,她將提出公司法第235條之1修正,公司章程明訂以當年度獲利狀況分派員工酬勞或調整基層員工薪資,不得低於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調整的幅度,或同業平均加薪比率。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說明,勞動部預計114年修正《就業服務法》,將薪資揭露門檻提高至5萬元,同時也將上市櫃公司申請許可的薪資門檻訂為最低工資的1.3倍,後續也會請金管會協助進行產業薪資比較表,都有助於提升企業薪資透明度。

產業不同 統一加薪範圍有困難
經濟部長郭智輝回應,政府將擴大輔導中小微企業,之後若因此獲利,就要為員工加薪。但若要在公司法中明定最低調薪範圍,則會涉及各行業不同的經營狀況,執行上會有困難,且比較基準是要以中位數或用其他標準,仍有待更嚴謹的討論。國發會報告指出,青年低薪因素多元,包括工作年資較淺、產學落差、缺乏產業數位化所需技能、所投入產業附加價值偏低,以及企業不願分潤等,因此需從促進產業發展、區域平衡及降低生活成本等多方面研議。行政院日前就「政府作為加薪引擎」、「薪資透明化」、「中小企業賦能」三大項目提出8項創新對策,具體作法包括將相關勞權指標如「薪資平均數」及「薪資中位數」變動比、性別薪資差距等,於114年納入永續報告書揭露範圍及公司治理評鑑項目。配合《證券交易法》修正,金管會將要求上市櫃公司於章程中明定,從年度盈餘提撥一定比率,為基層員工調薪或分配酬勞,並研議將一定薪資門檻,即最低工資1.3倍(約3萬7,167元)納入上市櫃公司申請許可審核。

政府輔導高值化 需回饋員工
經濟部也將擴大輔導中小微企業,協助創造獲利及加薪能力,在企業成功朝向高值化發展後,將「為員工加薪或分潤」納入後續政府輔導方案或獎項申請要件之一。經濟部並研議新增「鼓勵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信用保證措施」,額外提供3,500萬元保證融資額度,保證成數最高9.5成。針對員工人數30人以下且有意進行數位轉型的中小企業,擬補助單一企業最高10萬元,協助培訓員工數位技能;員工完成培訓後若獲得加薪,再加碼獎勵企業,減輕雇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