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10 / 2024-11
中小微企業加薪 納入信保基金審核機制
政院拍板多元振興方案 明年起為期四年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一月七日臺北報導】
經濟部11月7日於行政院會報告「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將提供30人以下企業「普惠貸款」,針對朝向數位轉型的中小微企業,補助每一家最高10萬元,同時將「員工加薪」納入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審核機制,經認定加薪屬實者,額外提供最高3,500萬元保證融資額度,提高保證成數並降低手續費,以帶動國內薪資水準成長。行政院長卓榮泰會中表示,自2025年開始將投入116億元經費,透過「3策略、3配套、1窗口」,三策略包括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國內外通路發展,配套則是提供貸款與租稅上的優惠,以及額外信保誘因等措施作為配套,並建立單一窗口服務。
30人以下企業 補助提升數位技能
目前3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家數共約163萬家,占整體中小企業87%。經濟部次長何晉滄指出,該計畫目標4年內(114年至117年)協助中小微企業朝向升級轉型的目標邁進,目前家數分佈以服務業佔多數,製造業則有約14萬家,未來也會朝這個比例做分配。「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有兩項推動重點,其一是協助朝向數位、淨零轉型及國內外通路發展3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普惠貸款」,其二是針對數位轉型的中小微企業,以員工30人以下的業者為原則,補助每一企業最高10萬元,協助企業培訓員工學習數位技能,進而提升公司生產力,以及減輕基本工資調整的衝擊。中小微企業若增加營收且為員工加薪,將再加碼補助企業。此外,為鼓勵中小企業幫員工加薪,將研議新增「鼓勵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信用保證措施」,為員工加薪的中小企業若有資金融資需求,政府額外提供3,500萬元保證融資額度,保證成數最高9.5成,保證手續費也從低以0.1%計收,提高企業加薪誘因。
產業控股公司 鎖定機械、水五金
數位轉型方面,則是協助中小微企業建構數位能力,特別是人工智慧方面的運用,提供製造業客製化協助,減緩人力不足的問題。至於通路發展中的拓展海外市場,將鼓勵籌組產業控股公司,協助具競爭力產品出口,目前已列出一些臺灣優勢產業,包括工具機、機械、水五金等。卓揆強調,臺灣經濟的成就及產業鏈的優勢來自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好,經濟才會好;中小企業越穩定,社會才會越安穩。因此,政府在推動高科技產業的同時,會全力協助中小微企業,走向國際市場。他也指示經濟部及相關部會儘速完備相關程序及作業推動。
印辦處11/8僅開放至中午
【外勞社消息】
駐臺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11月8日將舉行內部行政會議,對外服務將於中午12時截止,提醒洽公民眾留意。如有緊急狀況,移民部專線:0905-231225,勞工部專線:0966-148669、0985-109202、0966-536082、0982-690962,認證及其他服務:0983-238893,印尼人民保護部電話為0901-132000。
強化移工資源回收觀念 苗栗縣入場宣導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一月七日臺北報導】
為幫助外籍人士落實正確資源回收觀念,苗栗縣政府環保局近期前往移工宿舍辦理宣導,共辦理四場次,240名移工參與。該局也印製越南、印尼及菲律賓語文宣,方便移工瞭解如何分類回收,實體宣導單將提供18處鄉鎮市公所優先運用,預計年底前將電子檔公布於環保局網站或Facebook專頁,提供雇主及仲介業者宣導運用。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臺灣已逐漸邁入多元移民社會,儘管科技發達使得資訊取得較過往方便,但語言不同造成隔閡仍不易克服,藉由製作各國語言宣導海報,主動至外籍移工宿舍或公司進行宣導,進而讓移工瞭解垃圾減量及資源回收相關規定,加強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也將持續不定期派員至宿舍或公司瞭解其回收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