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30 / 2024-11
2023年員工總薪資中位數52.5萬元

高低薪差距4.05倍 為10年來新低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一月廿八日臺北報導】
主計總處27日發布去年薪資數據,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52.5萬元,高低薪差距為近10年最低;住宿及餐飲業近10年來總薪資中位數增加30.77%,居各行業之冠。主計總處指出,2023年全球景氣趨緩,終端市場需求疲軟,惟內需產業因疫後消費動能回升,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的全年總薪資(含經常性與非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52.5萬元,較2022年增加1.22%,10年間增加18.71%。

薪資中位數增幅高於平均數增幅
去年總薪資中位數的年增率也高於總薪資平均數的年增率,中位數對平均數的比值也是10年來首度微幅上升,因平均數易受極端高薪拉抬,中位數則代表800多萬受僱勞工居中間者的薪資,因此比值升高,代表國人薪資有所改善。若將去年全體受僱員工薪資由低至高排序,均分為10組,第1十分位數為31.6萬元(多為部分工時員工及外籍移工),年增3.72%,第9十分位數為127.9萬元,減少0.15%;也就是說低薪員工的薪資增幅,相對於最高薪資員工的薪資成長來得高。以過去10年來看,總薪資十分位中薪資較低的前兩組,過去10年增幅都超過3成,最高薪的組別也增幅27.39%,呈現高、低兩端受僱員工薪資成長略快,其餘組別則相對稍緩的情況。主計總處也指出,過去10年從2016年開始政府積極調升基本工資,最高薪與最低薪組別的比值逐年縮小,去年比值降至4.05倍,為近10年最低。按行業觀察,受僱員工人數較多的製造業,去年員工總薪資中位數為54.4萬元,而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造業均逾80萬元;營建工程業為48.5萬元、住宿及餐飲業39.7萬元。

住宿餐飲業10年增幅逾3成
若與2022年比較,住宿及餐飲業、運輸及倉儲業的總薪資中位數年增都超過4%,惟製造業受終端消費需求下滑影響,年減0.85%,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減少3.46%。10年間,住宿餐及餐飲業的總薪資中位數增幅最高達到30.77%,製造業增加19.28%,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增加47.61%、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增加44.02%。按廠商員工規模觀察, 500人以上廠商員工全年總薪資中位數77.9萬元,員工規模4人以下者為38.6萬元。不過過去10年,員工規模4人以下者也成長了31.17%。


產攜專班今年5,719人報到 比去年增4成新生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一月廿八日臺北報導】
僑委會公布今年僑生相關專班人數,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今年有5,719人報到,較上年新生人數增加1,650人,招生增加約4成;海青班今年報到人數也破千,有1,024人,相較於去年的312人大幅增加,這1千多名學生中,包括就讀4年制學士班、2年制副學士班及技術研習班。目前僑委會開辦的專班類科,包含含製造業、營造業、機構看護、農業、電子商務及服務類科等亟需人才的產業;明年度的4年制海青班也正在招生中,除了緬甸地區至11月29日、泰北地區至明年2月28日截止,其他地區申請截止日為明年3月31日。

2025四年制海青班招生中
4年制學士班以培養中階人才為主,大二起至企業技術實習,實習與工讀時數比重較多,產學合作廠商多提供實習津貼,僑委會並提供第1學年學費補助。高中畢業或具備同等學歷,華語能力達到A2等級或學習時數480小時,至少最近連續居留海外6年以上,取得僑居地永久或長期居留的華裔學生,有資格申請。明年開設的類科包含智慧科技應用、智慧自動化工作、半導體製造、航空機械、車輛科技、機械工程、工業管理、環境安全衛生工程、食品科技、高齡照護、數位行銷、觀光休閒、餐飲管理、旅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