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23 / 2024-12
強化長照多語宣導 社福團體肯定成效
北社盟白皮書年度體檢 北市府多局處參與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二月二十日臺北報導】
臺北市社會福利聯盟12月19日針對近兩年臺北市政府在各項社福議題進行年度體檢。目前失智共照中心常有人力不足的情形,導致失智長者個案被轉介時,部分單位會有不願意接案的情形,北社盟呼籲公開各失智共照中心的人力配置,讓民眾了解服務供給概況,並強化對獨居失智症支持網路的建置。在新住民長照政策方面,包含勞動局、社、衛政單位近年均強化多語宣導,民團對此表示肯定。北社盟111年10月26日發布「112~115年民間版社會福利政策白皮書」,聯盟表示,2年來在老人組議題上,有3項呈現顯著進步,1項毫無改變;身心障礙共11項議題當中,獲得顯著進步、有進步以及些許進步分別有1項、1項、6項,但有3項毫無改變,今年的體檢報告,包含勞動局、社會局等多個局處均派員與會,盼持續開啟對話,拉近民間與政府對問題解決的距離。
身障全日機構奇缺 亟待佈建
老人組議題方面,聯盟希望推動新住民長照政策。衛生局、社會局回應,已製作中、英、印尼、越南等多國語言1966長期照顧DM並於關懷據點、醫療院所、民間社團等處宣導。新移民家庭服務中心每年亦規劃通譯訓練課程,並將長照、傳染病防治納入,以利提供相關資訊。北社盟對於相關局處製作多語宣導,以及勞動局勞動力重建運用處所辦理的外籍移工健康關懷活動中,納入心理衛生健康及溝通技巧表示肯定,但健康與長照知識涉及專業,仍建議需委託專業機構進行常態性訓練。在身障組議題中,北社盟提出「建立短、中、長期開設身障全日型床位計畫」以及「設立身障者臨時及短期照顧服務中心」。社會局說明,將持續爭取佈建全日型機構場地,並就失能程度及醫療照護需求高的身障者盤點需求300床,納入長照住宿式機構佈建計畫,未來預期114年在南港機廠2期、潭美2期規劃全日型住宿機構。至於身障者短期照顧,截至112年11月,臺北市已設立5間身障社區長照機構日間照顧中心,社會局表示,預計113年至115年持續在文山區、萬華區、南港區佈建3處身障社區長照機構日間照顧單位,增加服務使用的可近性,以及擴大新增臨時服務項目。
職場性騷擾被害人 納入服務對象
民間團體指出,期待增設臨時短期照顧服務中心,以及社區居住及日間服務三合一的模式,但目前仍未看到服務釋出,後續將持續關注。婦女議題方面,常務理事王淑芬提到,同樣是性騷擾事件,在臺灣卻分別由性別平等工作法、性騷擾防治法以及性別平等教育法三個法令規範,但只有性騷擾防治法針對被害人給予服務;對於職場性騷擾被害人,僅500人以上企業須提供2次以上心理諮商協助,相關機制付之闕如。她呼籲,社會局、勞動局應協調不要因適用法令不同而對被害人有差別對待,建議擴大「性騷擾被害人服務方案」的適用對象,將職場性騷擾也納入。
印辦處公告2025年基本工資、勞健保費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十二月二十日臺北報導】
配合基本工資自2025年1月起調升至每月新臺幣28,590元,駐臺北印尼經濟貿易代表處發布公告調整基本工資、健保及勞保費,自明年起,臺灣仲介與印尼仲介之間提交合作的文件須做更新,提醒業者配合辦理。公告指出,勞動基準法規定,勞雇雙方協商薪資數額,不得低於法定基本工資。正規部門移工包含製造業、養護機構、營造業、近海漁工以及農業類(農、林、牧、養殖漁業),最低薪資提高為每月28,590元。配合上述調整,勞、健保金額也一併更動,勞工保險金額為每月658元,健保費包含家事類在內,每月443元,臺、印仲介互貿文件應留意相關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