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27 / 2024-12
國發會攬才修法以專業人才優先
中階技術工做部分待第二波修法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二月廿六日臺北報導】
國發會12月25日舉行年終記者會,主委劉鏡清表示攬才專法修法將以專業人才開放為先,近期可以看到新方案,中階技術工做部分則待下一波修法。劉鏡清細數今年施政成果12大亮點,包括五大信賴產業政策、全球攬才計畫、國發基金投資績效與投資五大改革、兆元投資國家發展方案、桃竹苗大矽谷等。他表示今年GDP成長率4.2%,是過去15-20年來第2好的成績,今年國內投資暢旺規模突破5兆,經濟上是豐收的一年。
劉鏡清:展望明年 建廠計畫非常多
展望明年經濟發展,各機構預估都在百分之3-3.2之間,已經看到明年有非常大量的建廠計畫,臺商也因為川普措施回流,預估國內投資也能維繫在5兆以上。出口部分因AI伺服器GB200封裝需求高,只有臺廠較能生產;另外因為IC設計、封裝測試到組裝都在臺灣,主導全球供應鏈發展;美國的AI曼哈頓計畫等動作,會創造臺灣更多商機。傳產過去受「中國比較『卷』的壓力」,若壓力也影響到歐洲形成另一種保護,那臺灣的機會也會出現。針對延攬人才部分,除了推出國家人才競爭力方案,也建立8部會首長定期會議。就《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修法進度,劉鏡清說明原希望大幅度修法,但涉及許多勞團意見,因此將先把中階工作擺一邊,但國際專業人才開放部分待跟政院報告,近期可以看到新方案。是否參考日本做法開放小型投資即可取得永居,劉鏡清表示仍待觀察,目前先推動數位牧民、橋梁計畫。針對新型專班,他表示農曆年後會再討論另一種模式;目前專班學生若尚未與企業媒合,其經費會由經濟部負擔,將人才主動提提供給產業。
年後再提專班模式 重思人力需求
針對少子化政策問題,劉鏡清強調該部分由行政院政委陳時中專門規劃,國發會也正在重新思考新的人口結構,納入AI工具影響,重新研議臺灣最適人口。他指出過去人才競爭力方案以引進為主,但不能一味看供給量,也要看人力需求;如AI引入工廠能降低5、6成人力,同時提高員工生產力,供給就不需要那麼多,因此希望強化AI和人文的基礎素養。
立委要求改善國際專班 教育部:專法已送政院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十二月廿六臺北報導】
立院教文委員會12月25日審查教育部114年度預算,多位立委皆提凍結案希望教育部改善新南向等產學專班的實施狀況,確保學生學習與實習權益,避免再有學工爭議、影響臺灣高教國際聲譽,教育部回應已加強語言把關、要求學校改善,也已將實習專法草案送行政院。立委洪孟楷指出,新南向政策吸引國外學生來臺,但過去曾發生學工狀況,近期也接獲民眾反映看到很多穿制服的學生到飯店實習,可能也有工廠部分。他表示雖然教育部目前有評量措施,但主要是針對擇定校外實習機構的規定,對於外籍學生做什麼實習工作?是否名符其實?希望教育部有所掌握,避免學生沒學習到華語能力和專業技術知識。立委萬美玲則要求教育部,應注意僑外生來臺就讀領域和國家重點產業人才需求的落差,以及專班學生華語能力程度不足等狀況。立委張雅琳要求教育部說明目前的防弊措施和新增的改善方式,以及《專科以上學校校外實習教育法》草案的修法進度。技職司長楊玉惠說明,新南向產學專班是教育部重中之重,目前對學生華語能力已有要求,第二年沒有達到華測A2即勒令退學;教育部也非常注意學校招生是否透過仲介,近年幾所退場大學就是因為招生找仲介被教育部處分。而新的學年度針對開班學校有人力輔導不夠、宿舍不夠、課程不好等問題,都要求學校提改善計畫,這也是教育部所堅持的,因為高教品牌在國際上不應被這些學校打亂。實習專法已送行政院,了解哪一些內容需要加強修整,會盡快送到立法院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