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21 / 2025-01
港口再喊缺工 交通部擬協助爭取

業者:基層工作苦本勞、僑外意願低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一月二十日臺北報導】
近期商港業者再提港口缺工問題,據媒體報導交通部規劃透過自動化因應,並努力幫業者爭取外籍勞動力;學者分析,相關產業存在人力老化的潛在風險,若推動以外籍勞動力來填補缺工,也需要考量居留模式、人才培育;業者表示港口基層工作內容單純,但需要風吹日曬,開放僑外生後投入意願仍低,因此仍希望開放移工。近期台灣商港事業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洪英正再次指出,全台港口面臨缺工,若持續未能解決可能導致癱瘓;據媒體報導,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努力幫業者爭取開放外籍勞動力,但需要配合政府整體政策,也會透過碼頭自動化減少人力需求。

學者:需考慮國際競爭 放寬規範留才
開南大學國際物流與運輸管理學系副教授孟祥民,專長於貨櫃場站、港埠、海空運承攬經營管理等,他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幾乎全臺國際商港都面臨缺工問題。孟祥民說明,以貨櫃港來說,需要具有高階技術的橋式起重機工程師、中階的解櫃車、堆高機駕駛人員、維修工人等;或是散裝船的挖土機操作員,需要取得專業證照,普遍面臨老年化狀況(50歲以上),面臨人才斷層的潛在風險。除了技術門檻高以外,碼頭工作多半必須承受高溫日曬、低溫環境,身體耗損大;此外高階工作目前無專責訓練,需要願意從基層做起,接受公司培訓,才有機會擔任待遇較好的起重機操作員等工作。在目前國人就業意向轉變的情況下,青年投入意願低,最基礎的徒手工作,如貨櫃卡扣、拆卸、現場指揮人員等,更是缺工最嚴重。他也指出,近年面臨中國大陸、東南亞港口崛起、民營化競爭,進而導致裝卸費用下降、利潤降低,壓縮業者提高待遇吸引人才的空間。確實有些業者擔心,若未能補實人力,5-10年內將影響港口運作。

業者循專班合作 但也希望開放移工
考量到未來可能出現港口人力荒,孟祥民任職的科系近年也推動國際專班,親身接觸到外國學生,他也提醒若要倚靠外籍勞動力補足缺工,除了需要考慮到東南亞港口待遇可能不輸臺灣;也需要考慮簽證問題,高階人才培育需要時間,若不能給予更寬鬆的居留待遇,可能影響留任。台灣商港事業發展協會顧問則表示,吊掛指揮員因需要在戶外工作、24小時輪班,因此雖然工作內容簡單,仍持續面臨大量缺員。近年雖然開放僑外生可透過評點制擔任相關工作,但求職、任職比率低,業界一方面努力尋求與學校合作開設專班,但也希望開放移工。

春節出國熱  移民署提醒可運用e-Gate自動通關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一月二十日臺北報導】
移民署為因應春節連假人潮,已規劃加派人力協助旅客通關疏運,也鼓勵民眾使用新世代自動查驗通關系統(e-Gate);內政部也提醒屆齡役男出國務必完成短期出境申請。移民署表示,凡年滿10歲且身高120公分以上持晶片護照的國人,以及具有居留證的外來人口,可直接在e-Gate閘道內完成註冊及通關,最快10秒可完成通關,尚未符合資格的兒少同行,也設有親子友善櫃台可提供通關服務。移民署提醒,還沒申請使用e-Gate的民眾,出入國可直接在新世代e-Gate閘道內錄存臉部影像,或者可選擇再加上擷取指紋,即可直接同步完成註冊及通關,國人註冊一次終身均得使用,即使更換護照也無需再重新註冊。排定出國計畫的民眾,也需注意護照及目的國簽證效期。內政部役政司則提醒,若已屆役齡男子尚未履行兵役義務,出國前要先到「役男短期出境線上申請系統」申請,經系統查核確認無兵役管制情形者,將立即核准出境,並自核准當日起1個月內可多次出境,不需再重複申請。然而,若役男已列入梯次徵集對象或有逾期返國等受兵役管制情形時,則須依規定完成兵役義務後才能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