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NEWS
勞雇新知
20 / 2025-02
青年不想投入 廢棄物相關產業高齡化

希望引進外籍人力 業者盼政策有彈性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二月十九日臺北報導】
政府近期將開放廢棄物回收、處理等業者也能申請聘僱移工,日前環境部就雇主資格認定召開會議討論,也引出相關產業喊缺工。如協助載運廢棄物的清除業者、經濟部輔導設置沒有工廠登記的處理機構、營建混合物分類處理場等,都面臨類似的人力高齡化狀況、國人投入意願低,期盼能開放申請移工。中華民國廢棄物清除處理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朱若君就指出,協助事業單位載運廢棄物去處理或再利用的清除業者,也是整個廢棄物回收、處理過程的一環;且清除機構數量遠大於處理機構(按環境部網站資料筆數超過5千家),隨車搬運人力有需求,其工作環境具3K特性,國人投入意願低,因此希望能開放移工。

清除業搬運人力、司機都缺
除了搬運人力,他也指出目前許多運輸行業都面臨職業駕駛短缺,清除業也同樣面臨這樣的狀況;由於職業駕駛有較高的技能要求,包括語言、掌握法規號誌,而僑外生在臺接受教育,已經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若能取得職業駕照業者業界也歡迎,因此希望後續勞動部能考慮開放僑外生擔任清除業司機。另外營建廢棄物再利用業者也有話要說,臺北市營建混合物分類處理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張傑表示,相關業者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是內政部國土署,但實務上與公民營廢棄物處理機構(環境部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此次開放無廠登者也能申請)類似,營建工地產生的廢棄物無論送到哪一邊,分類處理流程和產生物質都是類似的。經過重機具、機器等逐步分類,仍然需要透過輸送帶人工分選,挑揀出可再利用的廢棄物,產出的廢土、可燃及不可燃廢棄物再行處理。工作環境同樣具有3K特性,包括巨大噪音、粉塵、重物搬運和每天面對垃圾。

營建廢棄物再利用業 此次也未納入
從業人員也邁入高齡化,多是從年輕就投入,已經習慣這樣的工作;相對地,年輕人則不感興趣,重機具操作人員可能比較容易聘到人,但現場分類的人力則較為困難,是資源化產業面臨的共同困境。因此公會認為應可比照這次新開放的處理機構等業者,讓營建廢棄物再利用業者也能聘僱移工,也分別向國土署和資循署提出建議。除了上述兩類產業,也有不只一家業者反映,依廢清法41條由經濟部輔導設置的廢棄物處理機構,目前若無工廠登記,也是沒辦法申請聘僱移工,也不在這次的開放範圍,因此業者也建議未來能研議納入或開放。


國土署公告下水道裝設訓練梯次  預計每梯70名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二月十九日臺北報導】
為確保下水道裝設施工品質,內政部國土管理署持續辦理承裝技工訓練班及培訓班,今年也將開辦4梯次訓練班及5班回訓班;國土署19日公告今年個梯次開訓和報名時間,預計每梯次招訓70人。第1梯次(臺北地區)開訓時間為5月上旬,預計3月上旬開放報名;第2梯次(高雄地區)開訓時間為6月中旬,報名時間為4月下旬;第3梯次也是臺北地區,開訓時間為8月中旬,預計6月中開放報名;而最後一梯次則是在臺中地區,預計10月上旬開訓,8月中旬報名。國土署表示,如有更改訓練梯次時間,以本部國土管理署招訓公告內容為主。實際開訓日期及報名日期將於各梯次報名前1個月於本署網站公告,有參訓意願者可留意國土署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