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14 / 2025-03
國際專修部語言要求嚴 對外生仍有吸引力 反映臺灣教育、環境優勢 學生續留意願高...
國際專修部語言要求嚴 對外生仍有吸引力
反映臺灣教育、環境優勢 學生續留意願高
【外勞社記者劉達寬三月十三日臺北報導】教育部為改善招生亂象、引導穩定有序地擴大招收僑外生,從111學年度開始針對重點產業推出國際專修部的招生模式,除了提高語言能力要求,也增加訪視、中轉安置等機制。相對於更多時間投入實習的產學專班,國際專修部對東南亞學生也有一定吸引力,除了反映臺灣生活環境、高教資源優勢,學校的特色與輔導,也是招生增長的重要因素。
上先修班學華語 再進重點科系
教育部配合政府新南向及國內人力需求,早期先是推出新南向產學合作專班,但由於初期制度尚不完善衍生諸多問題;為強化招生透明、建立教學品質查核機制,以及最為人詬病的學生語言學習不佳等問題,111學年度開始推動針對重點產業領域的國際專修部(不限於技專校院)。
該計畫採兩大策略:學校可以重點產業系所招生,招收已具有語言基礎的境外生,進入現有重點產業系所(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醫產業等5+2重點產業相關領域)就讀,但大二需達華測B1或學校有全英語教學能量。
學校也可設立國際專修部,招收未具語言基礎的學生先修一年華語,達到華語檢測A2等級,可以分發到製造、營造、農業、長照、電子商務、服務類科(如觀光旅遊及休閒領域)修讀,或是續留專修部內專班,修習實務/技能導向課程(實習課程要跟本國學生相同)。
補助先修費用 華測未過需退學
除了設有較高的華語能力要求(或全英語授課)以外,學校也必須要有學習成效追蹤及就業輔導機制,在國際專修部期間,更要針對生活、經濟、學習等設立成效追蹤和輔導機制。
針對國際專修部,教育部提供每校百萬元開辦補助,並針對華語先修課程提供每位學生5萬元的補助,先修生也可以比照一般學位生向勞動部申請工作許可。但是除了查核輔導機制、僑外生專業學習和證照取得狀況以外,就業比率也是重要的成效指標,也會針對國際專修部實地訪視。
以重點產業系所招生,若語言教學條件未符標準、未能妥善輔導境外學生,將要求限期改善,如屆期未改善,得終止學校執行計畫的彈性措施、扣減招收外生名額。
學語教學優勢 結合產業親近性
如果是國際專修部華測通過率低、工讀違反就服法,將要求學校限期改善,若屆期未改善得終止期辦理,將學生轉安置其他學校;學生如果華語測驗未達標,學校就要逕行退學、通報境外生系統,安排在居留失效前離境。
教育部也特別針對不當中介行為做出明確定義,如留學代辦機構在代購機票、代辦簽證、合理服務費以外收取其他不符行情的費用,或是與學生成立借貸關係,都是教育部禁止的。
相對於新南向產學專班更著重實習,國際專修部對東南亞學生仍有一定吸引力,推動華語教學多年的開南大學,近年也積極推動國際化教育,越南籍學生已超過650人,為全台高等教育體系中人數最多的學校之一,其中不乏國際專修部學生。
該校國際及兩岸事務處長劉雪蕊表示,該校國際專修部招生持續成長,越南籍學生占多數。
她認為,以宏觀而言,臺灣相對於日、韓和新加坡,在學費和消費水平上有一定的優勢,臺灣的薪資水平對於想要發展職涯的學生,也非常有吸引力。也因為鄰近航空城,除交通便利外,學生也有豐富的機會到物流業、觀光產業實習。
觀光科系出路靈活 頗受青睞
在該校開設國際專修部的科系中,近半數的學生都投入觀光相關科系,除了有群體效應,越南學生樂於溝通表達、口語能力好,也嚮往旅行業、餐飲業工作,且留臺意願極高,也有不少學生在實習期間就得到公司提供轉為正式員工的機會。
為協助學生適應、融入臺灣生活,開南大學持續舉辦文化活動、持續宣導法規、舉辦華語競賽等;開設華語中心20年、並設有華語學系,更能協助學生在初期培養足夠的華語能力,也助其拓展留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