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雇新知
18 / 2025-03
水產業涉強迫勞動 印尼漁工跨國提告 民團呼籲 企業落實盡職調查應強制規範...
水產業涉強迫勞動 印尼漁工跨國提告
民團呼籲 企業落實盡職調查應強制規範
【外勞社記者楊孝慈三月十七日臺北報導】4名印尼籍遠洋漁工於美國當地時間 3月12日上午,根據美國《人口販運受害者保護再授權法》(Trafficking Victims Protection Reauthorization Act, TVPRA)向台灣水產龍頭旗下品牌提起跨國訴訟,此案也被認為是美國史上首起援引此法針對水產業提起的訴訟。民間組織綠色和平表示,針對供應鏈管理,品牌及企業均有法律責任,但台灣政府尚未立法強制企業落實盡職調查,恐影響出口市場,波及產業競爭力與人權評級。
根據訴狀內容,提告漁工們反映在漁船上捕撈鮪魚時,曾遭遇包含肢體暴力、精神虐待、超時工作、抵債勞務、欠薪以及對其家人進行財務威脅等情況,連生病也無法取得適當的醫療照護,有人甚至因受重傷而導致身體部位永久性傷殘。
改善勞動環境 漁工提訴求
訴狀並指稱,水產公司理應或明知漁工們的經歷,卻持續藉此獲利,因此向該企業求償拖欠薪資、身體和精神賠償等民事損害,同時要求其針對漁工政策進行系統性改革,包括規定合作漁船每 3 個月必須返港、每艘漁船都應裝設免費可用 WiFi、確保其合資夥伴不得從事海上轉載行為,以及不得向漁工收取聘僱費等。
綠色和平認為,這次漁工的集體提告,說明企業及品牌對產業問題責無旁貸,應負起解決供應鏈中的強迫勞動與環境破壞責任,執行企業盡職調查,而不是將問題歸咎於個別船東。
美法案強化人權保障 需速跟進
另根據民間團體去年12月發佈的調查報告,負責供貨給該品牌漁船,承諾每個月支付給每位印尼漁工 400 至600 元美金的工資,卻經常發生跳票情況,工資不是被大幅苛扣,就是根本沒有支付,但企業一直以來都沒有主動承擔責任。
綠色和平東亞分部臺北辦公室海洋專案主任黃馨儀表示,美國的法案是保障全球的勞工都有權向品牌及企業就人口販運及強迫勞動事件求償,因為針對供應鏈管理,品牌與企業有其法律責任,但這次遭指控的企業一直沒有承擔企業盡職調查之責,與臺灣政府尚未立法強制有關。因此她呼籲臺灣政府要求遠洋漁業相關企業及品牌強制執行全面的盡職調查,並主動檢視其調查結果。